在车谷产业新城的文化脉络中,一座美术馆的十年耕耘,早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温暖印记。2025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汤湖美术馆迎来了其建馆十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这座由武汉经开区投资建设的国有公益美术馆,自2015年开馆以来便坚守“服务群众与产业工人”的初心,以免费开放的姿态敞开艺术之门。十年间,140余场精品展览次第亮相,130余册艺术图书沉淀底蕴,200余次公共教育活动浸润人心,不仅筑牢了职工群体的精神家园,还跻身湖北省三大国有美术馆之列,成为照亮车谷大地的艺术灯塔。

深耕职工美育 筑牢工人精神家园

自开馆以来,汤湖美术馆始终将武汉经开区产业工人的文化需求放在核心位置,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的职工美育品牌。每年,汤湖美术馆都会联合武汉经开区总工会主办“美丽车谷——职工书画作品展”“车谷印象——职工摄影作品展”,历经十届沉淀,这两项展览已成为武汉经开区职工展示艺术才华的重要平台,每次举办都能吸引大量本土群众积极参与。

图片1.png

2025年第十届美丽车谷海报

针对职工家庭的美育需求,2018年美术馆推出的“产业工人家庭的美术课”系列活动,更是斩获了文化和旅游部“优秀公共教育项目”称号。据悉,当年全国仅9个项目获此殊荣,汤湖美术馆是华中地区唯一入选者,中央电视台还为此做了专题报道。十年间,汤湖美术馆通过“流动美术馆”“汤湖讲坛”等载体,先后走进东风汽车、中国城乡总部经济产业园等企业,开展赠书交流、艺术讲座近 70 场,将书法技法、摄影创作等知识送到职工“家门口”,累计惠及职工及家属万余人次。

图片2.png

全国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传承非遗文脉 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武汉经开区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具有合资、独资企业多、外籍人员及家属聚集的特点。汤湖美术馆创新性打造了“面向外籍人员的中国传统艺术浸润计划”,该计划于2025年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

图片3.png

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入选名单

据悉,该计划以非遗文化为核心,先后推出山水画、书法、水拓团扇、扎染、剪纸等15期特色活动,累计吸引近900人次外籍友人参与。从江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到长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见证了汤湖美术馆将篆刻的古朴、拓印的厚重、簪花的雅致带入国际交流场景,让外籍友人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成功构建起 “多维度” 文化互动体验。与此同时,非遗文化也走进了本地职工与社区生活 —— 楚香膏制作、吉祥葫芦手工、亲子 DIY 月球灯等活动,让刺绣、拼布、楚香等非遗技艺融入日常,真正实现了“让传统活在当下”。

图片4.png

国风灯笼制作体验

联动多方力量 构建美育服务网络

十年间,汤湖美术馆主动打破场馆边界,构建起“馆企、校企、馆社”深度联动的美育网络。在馆企合作方面,汤湖美术馆与东风鸿泰控股集团、东风雷诺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累计捐赠艺术图书千余册;在产学融合上,与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等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并于2024年与沌口小学签订“校外美育实践基地”协议,推动美育进校园常态化,据统计,仅向三角湖小学、沌口小学等学校捐赠的图书就达700余册。

图片5.png

汤湖美术馆向江汉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

在社区服务层面,汤湖美术馆先后走进龙阳街道、江大园社区等十余处基层阵地,开展“百米长卷绘军运”“红色剪纸”等公共教育活动,将艺术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从廉政书画展到红色文化主题活动,从妇女节特色体验到暑期青少年专场,美术馆的服务覆盖了全年龄段、全行业群体,已成为武汉经开区文化共建共享的重要纽带。

图片6.png

汤湖美术馆在妇女节为武汉经开区女性职工举办插花公教

十年耕耘,硕果盈枝;初心如磐,未来可期。汤湖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汤湖美术馆将继续秉持公益初心,深耕美育事业,以更丰富的展览、更优质的服务、更创新的项目,为武汉经开区文化繁荣注入持久动力,让艺术之花在车谷大地上持续绽放。(曾殿薇、欧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