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是第48个全国“质量月”,9月19日,智能建造与精细化施工技术交流观摩会在中国·光谷智慧交通基础设施高新三路(三环线-外环线)改造提升工程项目现场成功举办。

观摩会由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中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管理和交通局指导、武汉市市政行业协会主办,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技术交流观摩会现场

本次活动以“智能赋能·精细管控·质领未来”为主题,武汉市市政行业协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数字中国”建设战略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的重要实践,旨在推动市政行业智能转型与质量升级,助力武汉打造新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武汉样板”。

技术交流观摩会现场

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副站长徐建军,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处副处长王小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管理和交通局副局长徐迪,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李永明,武汉市市政行业协会会长严悌文等出席活动。同时,武汉市各区建设局,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各单位300余名代表齐聚项目现场,共探行业提质升级路径。

严悌文在致辞中强调:“智能建造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要以此次观摩为契机,推动BIM、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重大工程中的规模化应用,让‘精细管控’成为武汉市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技术交流环节,行业标杆企业代表依次分享实践成果。其中,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详细诠释了综合管廊数字化质量管理实践,武汉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阐述了桥梁BIM+智能建造成效,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分享了长江阶地基坑智能管控经验。汉阳市政作为高新三路改造提升工程的承建方,以《智慧建造助力桥梁高效优质化施工》为题,生动呈现了项目在智慧建造技术落地、精细化管理体系搭建中的创新举措与实战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

技术交流环节

在中国光谷高新三路改造提升项目安全区域观摩环节,与会代表近距离感受了智慧工地的科技魅力。现场展示了“智慧梁场系统”“AI视觉监测”“无人机巡检”等数字化应用成果,“竖向管棚地基处理”“自平衡+移动定位架桥机”等创新工艺的实践成效,以及有限空间沟槽开挖、桥梁墩柱防腐涂装等精细化作业样板等,直观展现了智能建造与精细化施工的融合价值。

项目现场观摩

武汉市市政行业协会将以此次观摩会为起点,为会员单位搭建起经验分享与研学交流的平台,通过展示标杆成果、探讨共性难题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市政行业高质量发展。参会代表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技术交流与观摩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激发了创新灵感,为今后智能建造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参考。

武汉市市政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观摩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与交流,还是武汉市政人以智能为笔、以精细为墨,携手共建智能建造新生态,助力武汉城市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来源:武汉市市政行业协会 通讯员秦欣欣、朱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