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坛花卉赏心悦目,门诊大厅宽敞明亮,走进如今的黄石市阳新县木港镇卫生院,排起的长队让人很难想象这曾是一所门可罗雀的乡镇卫生院。
在阳新县木港镇,一所距离县城仅10多分钟车程的基层医疗机构,曾因“村民习惯往城区跑”而陷入门可罗雀的困境。然而,就是这样一所普通的乡镇卫生院,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蜕变。
如今,宽敞明亮的就医大厅里,患者们有序排队就医,医生有条不紊地为患者看诊、开药。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木港镇卫生院在改革路上的艰辛探索与不懈追求。

卫生院摘获满墙荣誉
改革考核模式 点燃工作激情
始建于1950年的木港镇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公立医院,设有内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急诊科、发热门诊、国医堂等11个临床科室,配备有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呼吸机等先进医疗技术设备。
因为距离阳新县城较近,木港镇的居民习惯往城区跑,导致木港镇卫生院的医疗业务一直难有作为。
2023年,田宗尧从荆头山医院调入木港镇卫生院担任院长一职。入职后,通过一周的调研,田宗尧得出一个结论:“大家都想做事,就是没有激情。”
面对困境,田宗尧深知,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激情是破局的关键。在他的主导下,木港镇卫生院开展了医务人员从业行为规范学习、纪律教育活动和一系列医德医风教育培训,使学习成为该院职工的日常常态。
更为关键的是,该院大力推行绩效分配制度,彻底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打破考核中的‘平均主义’,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医务人员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田宗尧介绍。
这一改革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该院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如今,该院“比能力、比干劲、比担当、比奉献、争先锋”已经蔚然成风,全院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上街张贴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
改善就医环境 提升服务功能
走进木港镇卫生院,宽敞明亮的就医大厅令人印象深刻。
高清彩色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健康宣教知识和药品价格信息。住院部各科室病房里配备了空调、电风扇、饮水机、候诊椅等设备设施。
“镇卫生院的变化太大了,几乎和城里大医院‘一模一样’。”金河村何子恕湾61岁的柯春芳乐呵呵地说:“这里医生好、护士好、医术好,服务态度更好,在这里看病安心、放心、舒心。”
为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木港镇卫生院开展优质便民服务,对急危重症病人实行先抢救、后结算,确保及时施治。同时,他们改进住院服务,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实行责任护士制度,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柯医生,我这腰昨日干农活扭伤了,有点疼。”村民柯大爷捂着腰走进该院的“国医堂”。
值班中医徐维梁细心地对柯大爷的腰部进行按压检查,着手为柯大爷推拿治疗。半个小时后,柯大爷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设立‘国医堂’,是我们镇卫生院的创新之一。”田宗尧介绍,对乡镇医疗机构而言,中医服务较为薄弱,但推拿、拔罐、刮痧、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在乡村应用广泛,深受村民认同和信任。
为此,木港镇卫生院注重选派业务骨干赴省、市、县医院学习新技术,开拓新业务,为患者提供集中医传统疗法、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深入群众开展疾病预防宣教
创新服务模式 推动医防融合
“医生,我爸胸痛、胸闷、恶心、流汗……急需急救!”深夜,木港镇卫生院值班室电话铃声响起,一名患者家属焦急地介绍患者的情况。
卫生院副院长漆昌安火速带领医护人员紧急接诊。“心电图确诊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快!先服下这包药!”接诊的医生们赶到患者身边后,一边查心电图,一边急忙让患者服药,一会儿胸痛症状得到缓解。
据介绍,木港镇卫生院精选高素质医务人员,添置专车等医疗设备建立了木港镇急救站。医务人员打造“20分钟救治圈”对患者进行施救,提升了卒中救治单元、胸痛救治单元、心律失常防治单元等急救水平。
另一个“战场”,一支由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公共卫生及药剂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常年奔波在木港镇的村村组组,“零距离”服务村民。
田宗尧说:“家庭医生制促使家庭医生成为家庭的健康朋友,不仅单纯治疗家庭成员的疾病,还会主动帮助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他们通过定期走访、电话随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村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并实时更新村民的健康信息。
针对近期出现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木港镇卫生院也迅速行动,全面部署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该院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在木港新老街集贸市场、商户门面及街道开展了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宣传活动。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木港镇卫生院的蜕变印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无限潜力。患者的笑容和信任,正是对这所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最高褒奖。(柯云峰)







丨中国财经新闻在线诚信合规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