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求你们帮帮我。我85岁的老父亲今天午饭后离家就没回来,他腿脚不好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我们找遍了附近都没消息。”

10月23日20时,一名男子焦急地来到湖北省通城县公安局石南派出所报警求助。

图片3.png

民警深夜寻找失联老人

此时深秋的山区昼夜温差大,八旬老人胡大爷失联时间越久,受伤、迷路的风险越高。

接到求助后,值班民辅警不敢耽搁分毫,一边快速记录老人的体貌特征,一边第一时间将老人的近期照片和视频推送至花亭村、杨山村等周边村落的村民微信群,依托“警民联动”织密线索排查网。

短短半小时内,便有村民反馈,当日16时许曾见过胡大爷朝着“细屋场”后山方向行进,监控画面随即证实了这一关键信息。

情况紧急,值班民辅警立即携带强光手电、急救包等,连夜直奔“细屋场”后山。然而,该地草木丛生、山路崎岖,夜间能见度不足5米,搜救队伍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密林中穿梭,手电光束在黑暗里不停晃动,却始终没有发现老人的踪迹。

直至次日凌晨2点,强光手电电量全部耗尽,考虑到搜救人员安全,首次救援不得不暂时停止,但所有人心中都憋着一股“不找到人绝不放弃”的劲。

10月24日清晨,天刚泛白,石南派出所再次集结警力,同时联系镇政府紧急协调无人机支援。

从晨光初露到落日余晖,无人机对“细屋场”后山展开全方位、无死角巡查,地面搜救人员则徒步排查每一条隐蔽岔路、每一处低洼沟壑。可一天过去,后山被反复搜寻多遍,始终未见老人的身影。

关键时刻,派出所教导员黎钢带领所内剩余警力赶来增援,还联动了多名熟悉后山地形的村党员干部,对后山展开“地毯式”二次深挖搜索。

“老塘后面的竹林里有条老路,早就被断木和杂草堵死了,没人会往那去。”搜救过程中,一位村民的话引起了民警注意。众人虽觉老人难以进入这片密不透风的区域,但“宁多走一步,绝不放过任何可能”的信念让他们不愿错过。搜救小组当即蹚过横卧的断木、扒开齐人高的茅草,深一脚浅一脚地钻进了这片“无人问津”的竹林。

图片4.png

民警深夜寻找失联老人

“找到了!在这里!”

10月24日21时许,随着一声激动的呼喊,竹林深处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众人循声奔去,发现胡大爷正蜷缩在杂草下,嘴唇发紫、身体虚弱,已说不出完整的话。

民警第一时间查看老人状况,确认其身上无明显外伤后,小心翼翼地将他背起,踩着泥泞的山路一步步向外转移。当胡大爷被安全送到家属面前时,家属哽咽着连连向民警道谢。(来源:通城县公安局石南派出所 通讯员刘贵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