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第三跑道银鹰起降,当沿江高铁天河站“空铁联运”蓝图初现,一座集航空、高铁、轨道、快速路、高速公路等为一体的示范化“第四代枢纽”正在荆楚大地加速崛起。
天河机场
作为华中最大空铁枢纽的核心承载地,天河街道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以服务为笔,在临空产业集聚发展、重大项目攻坚、营商环境优化、综合保障升级的高质量发展答卷上,书写着“楚天第一门户”的使命担当。
破解发展难题 助推枢纽腾飞
随着今年天河机场三跑道投用,武汉迈入“三航站楼+三跑道”航空枢纽时代;民航武汉区域管制中心、沿江高铁天河站建设正酣;武汉市首家“平急两用”城郊大仓——航发智慧物流园建设迎来新节点……
武汉天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
在这华中最大空铁枢纽加速成型、能级提升的背后,是天河街道以创新服务破解征地难题、加速重大项目落地的生动实践。
“您家这块地补偿标准清清楚楚,安置房带精装修,样板间随时能看。”街道干部带着政策文件、户型图和补偿明细表,将宣讲阵地前移到村民家旁,在恳谈中解答群众疑虑,处理矛盾纠纷。
面对机场三跑道、沿江高铁天河站等国家工程的征地任务,天河街道创新打造党建阵地,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与“一约两队三会”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有机融合,全方位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村湾事务,以“小凉亭”赋能大治理。在天河新市镇的某地块中,实现“零投诉”交地,刷新重大工程征地速度。
同步建立的“日排查、日研判”机制,让矛盾化解更见成效。近三年累计调处纠纷成功率100%,特别是在机场三期扩建中,17件拆迁安置难题被精准破解。
征地速度,直接关乎建设进度。天河经验深刻诠释:以真心换民心,方能把“天下第一难”化为发展第一棒。一架架航班从新跑道腾空而起,那穿透难题、照亮前路的服务之光,正是托举枢纽崛起的最坚实基座。
厚植临空沃土 锻造产业引擎
近年来,天河街道锚定机场核心,全力推动临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势头强劲。街道以航空物流以机场B保项目为龙头,航发智慧物流园、深国际、汇捷智慧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速建设;跨境电商领域,秒速通、丰润等领军企业落户天河,Avolta集团进驻T2航站楼,天河机场皇冠假日和假日酒店开业,显著提升了商业服务国际化水平;同时,低空经济保障服务平台加速构建,省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省低空综合服务公司均落户天河。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产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后盾。这一点,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华中建设有限公司深有体会。今年,该公司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因其名称包含“华中”字样,按规定需上报至省、市、区三级行政审批局核准,流程复杂、耗时较长。面对这一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天河街道迅速响应,主动对接审批部门,启动全程代办服务并积极协调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高效化解了企业注册的关键梗阻,为项目开工抢出了宝贵时间。企业经办人对此高度赞赏:“效率真高、服务优质!”
这仅仅是天河街道以创新服务赋能企业的一个缩影。 在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上,天河街道以“加减乘除”的创新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临空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在审批上做“减法”,让企业轻装上阵。街道开通空港企业绿色通道,推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联办模式,压缩审批环节,获得企业的一致好评。
在培育上做“加法”,助企业茁壮成长。街道建立机场企业成长档案,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包+成长路线图”。湖北机场集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街道全程指导下,三年间实现营收倍增,突破亿元大关,成功晋级规上企业。截至目前,街道已累计培育规上企业35家。
在产业上做“乘法”,推动集群发展。街道与企业共建临空产业链党建联盟,打造“红链议事厅”企业服务平台,机制性互派干部、共享信息,惠企政策精准滴灌,加快打造现代临空产业体系。
在梗阻上做“除法”,扫清发展障碍。街道三年走访企业250余次,协调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89件;在区政府领导下,与湖北机场集团签订用地一揽子协议,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机场集团争取惠企资金,推动世顶冷链等重点项目落户;近三年累计发放人才补贴33.6万元,惠及22人次。
从单一航空运输到全产业链生态的华丽蝶变,正是天河这片营商环境沃土催生的“聚变效应”。
加速港产城融合 守护枢纽净空
清晨的天河机场,航班有序起降,北边的天河新市镇天新小区建设工地塔吊林立。这幅生机勃勃的图景,正是天河街道以筑新城、守天路、畅动脉、护生态为抓手,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平安稳定保障,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城市建设方面,可容纳1.2万人的天河新市镇建设正快速推进;3650亩航空新城开发有序实施,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同步完善配套;站城一体化项目已获批并启动前期工作。
同时,净空安全保障成效突出,近年累计清除110亩超高林木,整治各类隐患21处,劝阻散养鸽户12家。交通秩序持续优化,通过高频次联合执法查处违规运营车辆130台,整治占道经营40余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童家湖水质显著提升,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在此繁殖、过冬,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从征地拆迁的“天河速度”,到企业培育的“天河温度”,再到产城融合的“天河厚度”——这座街道用服务重新定义枢纽经济中的支点效应。当“机场城市”的轮廓日渐清晰,天河街道的实践昭示:以服务筑基,以创新领航,在华中新枢纽的蓝图上落笔成势,用每一步坚实的跨越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让枢纽的辐射力成为支点崛起最有力的支撑。(徐明、胡辉、齐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