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订的摄影套餐没拍就人去楼空”“超市储值卡还没花完门店已悄然关停”“培训机构擅自换址却拒绝退费”……面对全国此起彼伏的预付式消费乱象,武汉市江汉区给出了自己的破解方案。

10月20日,湖北省首创的全场景预付式消费公证服务平台“储信安”在江汉区正式上线,首批百余家商户顺利入驻。该平台由江汉区人民政府联合武汉市江天公证处、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共同打造,通过创新模式直击预付式消费领域核心痛点,将“事后救火”扭转为“事前监管”,以公证提存的“小切口”,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文章”。

“资金提存”破解“信任危机”

预付式消费领域“商户跑路、资金难追”的痛点,长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也制约着消费潜力释放。“储信安”平台直击核心矛盾,以“第三方公证存管”模式筑牢资金安全防线,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

平台的核心机制简单清晰。消费者预付款不再直接转入商家账户,而是存入公证处在银行开立的“专用提存账户”由公证处全程监管。市民王女士办理2000元健身卡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她通过“储信安”小程序支付后,资金即时进入提存账户;每次锻炼确认“消费完成”,对应费用才会划转至健身房;若健身房出现闭店或“跑路”情况,账户内未消费余额可全额退还——因该账户具备“抗查封、抗冻结”属性,商家无权擅自支配。

同时,平台实现交易全程数字留痕,每笔记录实时存证,即便出现消费明细纠纷,查询存证数据即可快速解决。武汉市江天公证处副主任李程凯表示:“不管商家是经营不善还是恶意跑路,消费者未消费的资金都能全额退赔,真正实现‘钱存公证户,不怕老板跑’。”目前,平台已覆盖养老、健身、教育培训、美容美发、餐饮娱乐等多个常见场景,老人的养老押金、孩子的培训学费等均可通过平台存管,全方位守护消费资金安全。

“法治赋能”规范“市场秩序”

“储信安”平台不仅是消费者的“保护盾”,还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指挥棒”。通过引入公证这一法治手段,平台倒逼商户规范经营、诚信履约,构建起以信用为核心的商户管理体系。

入驻商家可获得武汉市江天公证处与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授予的“储信安入驻单位”标识,这一标识成为消费者认可的“诚信标签”。武汉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表示:“同等条件下,消费者必然优先选择有‘储信安’标识的商家,这无疑是诚信经营的活名片。”这种市场选择机制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激励,推动行业诚信水平整体提升。

对商家而言,入驻平台还能实现“降本增效”。交易记录全程存证有效减少“消费争议”类误会,降低沟通成本;平台入驻全程免费,更无需额外承担监管费用。法治手段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让诚信经营成为商户的自觉选择,预付式消费市场秩序得到有效规范。

“治理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从民生痛点的解决到市场秩序的规范,“储信安”平台的价值最终落脚于营商环境的优化与区域经济活力的激发,成为江汉区政府治理创新的亮眼实践。

平台通过搭建“政府+公证+金融”的合作框架,精准破解了“商家怕收不到钱、消费者怕钱打水漂”的双向信任难题。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还为入驻的诚信商家提供“随借随还、利率优惠”的定制融资支持,一家小吃店经营者表示,凭借平台诚信记录,扩店时快速拿到了低息贷款,发展信心更足。这种“服务+激励”的模式,让诚信商家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力。

从解决预付消费这一民生“小问题”出发,江汉区以治理创新赢得群众口碑,增强了城区软实力与吸引力,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区域经济活力贡献了创新范例。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储信安”平台是“江汉服务”精准对接商户与消费者需求的体现,为“宜商江汉”品牌注入新内涵。接下来,平台将持续扩大商户覆盖范围,让“储信安”标识成为市民放心消费、商家诚信经营的重要象征。(来源: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通讯员叶诚磊 编辑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