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梦县人民法院曾店法庭联合镇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多元解纷机制作用,通过“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成功化解一起涉企百万合同纠纷。最终,双方当事人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表示将共渡难关,未来继续寻求合作机会,实现共赢发展。

调解现场

该案源于供货方按合同约定向某公司供应苗木后,因该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时支付货款,累计拖欠178万元。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供货方遂向曾店法庭提起诉讼。

考虑到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可能加剧企业间矛盾,影响后续合作,同时增加双方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曾店法庭决定启动“先行调解”机制,迅速联合镇综治中心,协同镇司法所及经验丰富的“老方调解工作室”,形成调解合力,共同推进纠纷化解。

调解过程中,曾店法庭庭长李舒首先释明相关法律规定,明确拖欠货款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双方理性看待问题、依法解决争议;镇司法所所长魏晓辉结合基层治理经验,从维护本地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长期合作的角度出发,耐心劝导;调解员方少田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梳理双方诉求,帮助寻找利益平衡点,推动共识达成。

调解现场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沟通疏导,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公司承诺分期偿还全部货款,供货方则自愿放弃部分逾期利息。为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曾店法庭随即启动“司法确认”程序,依法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并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当事人无需经历冗长诉讼,即可获得具有法律保障的解决方案。

双方对调解结果均表示满意。被告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这种‘调解+确认’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当前的资金难题,更保住了我们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真正做到了省钱、省时又省心。”

该院通过“先行调解”实现柔性解纷,借助“司法确认”强化协议履行保障,既减轻了企业诉累,又有效维护了辖区营商环境的稳定与和谐。

云梦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深化“法庭+综治”联动机制,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部门协作效能,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在诉前高效化解、在基层妥善解决;以“零成本、高效率、强保障”的司法服务,切实为群众和市场主体减负赋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企业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通讯员贺朝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