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黄石市西塞山区磁湖上窑小区的居民李阿姨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流瞬间涌出,她将水壶装满后,笑着说:“以前早上抢水用,现在随时都有,出水还稳得很!”这个场景,正是西塞山区推进2024年至2026年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的生动写照。随着一个个泵房的升级改造,困扰居民多年的“用水难”问题正被逐一破解。
改造后的泵房
从“抢水”到“安心”:民生攻坚破解供水难题
在磁湖片区,工人们正在颐和小区安装调试变频水泵。工作人员手持检测仪,仔细核对设备参数:“新泵房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水压能自动调节,水质24小时在线监测。”
不远处,刚完成改造的朱家嘴110栋泵房内,居民代表张大爷看着崭新的不锈钢水箱感慨:“以前水箱积灰、生锈,现在每月清洗消毒,喝水都放心多了。”
二次供水改造后
这样的改变,源于西塞山区2024年启动的二次供水改造三年行动。根据《西塞山区城区二次供水改造实施方案》,全区计划用三年时间(力争两年完成),对91个老旧小区实施“一户一表”改造,解决16个泵房的供水保障短板。截至目前,自来水二期、牧羊湖片、磁湖片等重点区域已完工,共涉及泵房29个,惠及居民7458户17056人。
从“抢修”到“预防”:“三类改造”破解供水难题
在改造过程中,西塞山区采取“新建、升级、整合”三管齐下的策略。29个泵房中,新建改造类8个,原址升级改造类11个,整合合并改造类10个。
二次供水改造现场
新建改造类项目中,登封村卫宣湾泵房的建设尤为典型——原本分散的3个村湾合并至新泵房,供水半径缩短40%,居民用水等待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即开即用。
而在原址升级改造的健身小区泵房,工作人员正用高压水枪清洗管网:“老管道内壁结垢严重,我们更换了PE给水管,漏损率从15%降至5%以下。”
针对老旧小区密集的沿山片,整合合并改造成为破局关键。胡家湾片区的王家坳小区与登封村郭家垱泵房合并后,不仅节省了30%的建设成本,还通过优化管网布局,让273户居民的水压提升了0.2兆帕。
从“改得好”到“管得住”:“建管”并重护航发展
在牧羊湖片区的煤建3栋泵房,市水务集团运维人员正在进行月度巡检。他打开手机上的智能监控平台,实时水压、流量、水质数据一目了然:“所有泵房都接入了集团智慧水务系统,一旦异常,15分钟内就能响应。”这种专业化运维模式,正是西塞山区二次供水改造的“后半篇文章”。
据悉,改造后的供水设施将实行“权责明晰”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从小区总水表到用户水龙头之间的管道维护责任归属于居民;而一旦达到移交条件,总水表至主管网的设施则由市水务集团全面接管,并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巡查、清洗、检测及维护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这种分工明确的管理机制不仅提升了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用水保障。
夕阳西下,磁湖片区的银湖月色小区里,居民们在喷泉广场纳凉。喷泉随着音乐节奏起落,水珠在空中划出晶莹的弧线。这个由老旧泵房改造升级的片区,如今不仅解决了用水难题,还因新增的景观水系成为社区新地标。正如李阿姨所说:“水龙头里流出来的,不只是生活便利,更是政府对咱老百姓的贴心!”(来源:西塞山区城建局 通讯员王逸飞)